2016年,我县抢抓“互联网+”机遇,坚持把电子商务发展作为拉动消费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全县共建成4个电子商务产业园、1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邮乐农品4个线上线下特色馆;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9.8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农副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的网络销售额达2.65亿元,同比增长90.6%。
健全农村网络,拉动社会消费
“现在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电商带来的便捷与实惠,在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就能享受到代购、代销、代缴、代收发快递等服务。”就像卢村乡高庙村村民付祖慧说的,过去一年,我县利用互联网帮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代购等便民服务。全县已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266处,覆盖9个乡镇95%的行政村;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中心4个,物流快递实现了乡镇全覆盖,中心到行政村网点的快件次日送达,消费品下行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的过程中,华东电子商务产业园还打造了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做到快递流转信息可查,快递的收发、到达、派送、签收均有微信消息推送和短信提醒。”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我县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605万件,同比增长101%;累计实现业务收入4000余万元;农村物流配送达80余万件,农村电商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开展品牌创建,促进网络销售
2016年,我县对农村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了全面摸底登记,鼓励农产品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加快“三品一标”创建,并于7月份成立了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注册农产品商标180余个,“三品一标”认定面积达48.8万亩;并通过运营团队挖掘包装广德农特、旅游产品,让“老王竹扇”“毛腿鸡”“长灵吊瓜子”等50余种农特、旅游产品搭上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
“去年,森泰木塑、三兄弟薯业、宏宇竹业、明德竹业、荣达禽业均成立了电商部,安排专人促进产品网络销售。荣达禽业开展物联网建设,并于6月份在天猫商城开设‘江南三好’旗舰店,通过农业与电商的有机结合带动200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县商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县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2.25亿元。
培育网络大军,壮大经营主体
“正因为有了电商培训的帮扶,才让我成长为‘赶街’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站长,每月代购、代缴、代收发快递帮助了别人,也开拓了我美好的生活。”邱村镇双溪村残疾人梁念平告诉记者。
2016年,我县加大电商知识培训和扶持创业力度,鼓励电商服务企业与农村青年、贫困户、残疾人结对子,通过开展培训、一对一或一对几的跟踪服务,帮助他们通过电商走上创业之路。目前,全县从事电商的企业和个人达2100余家,涌现出一大批网络零售企业、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员达11000余人。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渐渐从城市走向农村,从农村走进家家户户,成为老百姓创新创业的“新蓝海”。
(张秀香)